上海戊正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 021-68882529
上海戊正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Wuzheng Engineering (Shanghai)Co., Ltd.
新闻中心 News
2012 - 08 - 28
煤制乙二醇或将冲击石油路线由于我国把煤制乙二醇发展列入了《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近年来,我国煤制乙二醇实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今年以来,全国各地煤制乙二醇利好消息不断,预计未来煤制乙二醇对石油路线可能造成冲击。  从成本上说,目前煤制乙二醇成本在每吨3744元左右,远低于以乙烯为原料的石油法和天然气法,仅略高于中东乙烯法。考虑到运输成本和关税等因素,其竞争力不弱于中东乙烯法。    从工艺上说,困扰煤制乙二醇生产企业的催化剂问题已经解决,将为乙二醇生产提供进一步的技术保证。尽管此前存在催化剂运行瓶颈、产能不达标等各种问题, 但是从这两年情况来看,煤制乙二醇发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煤制乙二醇催化剂的研究能力提升明显。今年1月,上海戊正工程技术公司宣布,该公司研发的第三代 煤制乙二醇催化剂取得较大进展。该公司为山东华鲁恒升集团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乙二醇装置设计制作的第一代催化剂中试试验时间已经超过7000小时,催化剂 的各项性能稳定,完全适用煤制乙二醇的大工业生产。此前,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牵头实施的煤制乙二醇系列催化剂的规模化制备技术也通过了石化联合会专家组的验 收,形成了年产300吨催化剂的生产能力。   从产品质量上说,煤制乙二醇产品已经能用于生产聚酯类产品。目前我国约90%的乙二醇产品用于生 产聚酯类产品,当前仍是石油路线乙二醇产品占主流地位。但是,7月10日,河南煤化永金公司宣称,...
2011 - 08 - 20
生物燃料发展迟滞 非粮乙醇产业应提速国际油价重新站到每桶百美元以上,日本福岛核泄漏使全球核能利用再蒙阴影,世界生物燃料发展提速。而由于受生产成本高、耕地资源紧缺、技术尚未成熟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生物燃料发展远滞后于规划目标和海外市场。   生物燃料的生产工艺和原材料种类繁多,综合考虑技术成熟程度、原材料获取、土地资源潜力等因素,我们认为,甜高粱茎秆和木薯是“十二五”时期我国最具现实可行性的生物燃料原材料。    大规模推广甜高粱茎秆和木薯乙醇产业,一方面应尽快制定可再生能源法关于生物乙醇配售实施细则,为其培育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实施准入制度,避免一哄而上, 可采用“央企+民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广甜高粱茎秆乙醇,同时,鼓励国内企业进口甜高粱和木薯或直接到海外市场设厂。   多重因素致使我国生物燃料发展缓慢   我们调研发现,生产成本高、土地资源紧缺等因素决定了我国第一代燃料乙醇不能大规模推广;而第二代纤维素乙醇、第三代微藻柴油等技术又不成熟,商业化投产尚待时日,多重因素导致了我国生物燃料生产发展缓慢。    第一代燃料乙醇技术成熟,国内外技术差距不大,但我国生产成本、单位能耗均明显偏高。目前,国内生产水平较高的是吉林燃料乙醇厂,全部采用国外先进技术设 备,在乙醇生产技术、污水处理以及节能环保方面已做到吨燃料乙醇玉米消耗量为3.1吨,耗能0.5~0.6吨标准煤,耗水8吨左右。但...
2009 - 02 - 14
行业运行周期凸现新技术新工艺发展机遇化工行业是一个较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其发展过程与宏观经济周期类似,每隔8-10年左右时间,就经历一次从低谷到地高峰的周期性变化。专家统计,从 1975年至今,全球化工行业共经历了4次景气周期,前两次景气高点分别在1979、1989和1995年,景气度上升时间持续约2-4年。进入21世纪后,化工行业的最新一轮景气周期从2002年开始,随着原油价格的一路上涨,到2008年达到了顶峰,但此后随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僧,迅速回落。优胜劣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规律,在每一轮发展周期中,低谷期到来时,也就进入了新的洗牌阶段,同时也给新技术、新工艺提供了发展推广的良好机遇,那些能够抓住行业发展的契机,采用新技术的企业,往往能够后来居上,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近年来化工行业中富有挑战习惯的C1化工技术在很多方面上已经实现重大突破,许多已经成功实现工业运用,目前已知的有合成气制甲醇、制乙二醇、制醋酸、制草酸、制碳酸二甲酯等,此类产品原先传统的生产工艺严重依赖石油,采用新的C1 化工技术工艺后,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高。因此,在新一轮景气周期到来前,独具慧眼的企业家就会抓住机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使企业摆脱困境,走向辉煌的成功。
2009 - 01 - 13
国内循环流化床热电气焦油多联产项目启动我国是一个“煤多、气少、缺油”的国家,煤炭是我国的主要一次能源,煤炭目前利用可归纳为以下主要几种利用方式: A 发电、工业及民用燃料 B 炼焦 C 气化制化工产品--合成氨、甲醇、乙二醇、MTO、MTP等 D 直接或间接液化制油---F-T合成     以往国内对煤的利用相对比较粗放,就气化制化工产品而言,研究及设计单位受资金或技术等因素影响仅根据指定的目标产品规划生产路线,而没有通过对煤的系统分析进行有效的分级及资源化。     煤是由水分、挥发分、灰分、固定碳等多种物质构成的混合体,是复杂的碳氢高分子混合物,煤经过各种热化学反应(如气体、液化、热解和燃烧等)可以得到热能、电能或化学品。普通电站锅炉中煤炭的利用形式是直接燃烧,将燃料中的碳、氢全部氧化,以提取热能,进而产生电能,这种热加工方法造成资源浪费较大。     现在国家倡导绿色大煤电、大化工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国内多家单位联合开发的“热电气焦油多联产技术”(简称“多联产“)工艺是非常有益的尝试。该工艺通过对煤进行有效的分级及资源化利用,目前已经完成12MW循环流化床热电气焦油多联产工业示范装置的试运...
2008 - 12 - 16
煤炭气化多联产技术多联产是近年来提出的能源转化与化工产品合成相结合的技术体系,目的是实现污染物低排放或无排放,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能源有效利用。      美国能源部提出的Vision21 能源系统综合了发展趋势的需求,以煤气化为龙头,煤气用于制氢、氢用于高温燃料电池发电、电池余热供热、CO2 或其它污染物在原料(燃料)制备阶段得到分离和治理。壳牌公司提出的合成气园的概念就是以煤气化为核心,将生产化学品与联合循环发电相结合,同时还生产民用煤气和供热。更广义的多联产概念还将煤化工、合成工艺、冶金还原冶炼等组合成整体,或在煤矿区将能源转化成化工产品的生产,并使电力或热力输送形成一个综合整体。     在多联产系统中,原来单独生产的系统在重新组合中可能被简化,对原料的要求降低,通过不同工艺的互补而提高总体效率,最终使产品成本降低。中国国内科技界、产业界关注多联产技术的发展,并进行了系统研究和相关单项技术的研究开发。     热电气多联产装置是将循环流化床锅炉和干馏煤气发生炉紧密结合,实现在一套系统中煤气、热力和电力的联合生产。气化室为常压流化床,用水蒸汽和再循环煤气作气化剂,运行温度为750-800℃,燃料经给料机给入气化室,首先受热裂解,析...
  • 微信公众号
中国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南路1088号中融国际大厦11层
021-68882529